隋朝大业七年,春寒料峭。益州郊外的官道上,一队隋军押送着数十名囚徒缓缓前行。
铁链碰撞声与鞭子抽打声交织,惊飞了道旁枯树上的乌鸦。"快走!磨蹭什么!
"军士一鞭子抽在最后那名瘦弱少年背上,粗布衣衫顿时裂开一道口子,鲜血渗出。
少年约莫十二三岁年纪,面色苍白如纸,却紧咬牙关不吭一声。他名叫袁天罡,
本是官宦子弟,父亲因直言进谏触怒隋炀帝,全家被流放边疆。途中父母相继病逝,
只剩下他一人。"这小子骨头倒是硬。"军士啐了一口,正要再打,
忽听前方传来一声清越的鹤唳。官道旁的松林中走出一位白发道人,手持拂尘,仙风道骨。
道人目光如电,扫过囚队,最后落在袁天罡身上。"无量寿佛。"道人向军士行礼,
"贫道玄真子,见此子与我道门有缘,愿以十两纹银赎之,不知军爷可否行个方便?
"军士掂量着银子,咧嘴一笑:"算这小子走运。滚吧!"铁链解开的那一刻,
袁天罡双腿一软,险些跌倒。玄真子一把扶住他,轻声道:"从今往后,你便是我弟子了。
"袁天罡抬头,只见道人眼中似有星辰流转,深不可测。......十年后,益州城。
春雨淅沥,青石板路上行人匆匆。街角卦摊前,一位青年道人正在为商贾模样的中年人看相。
道人约二十二三岁,眉目清朗,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超然气度。"李员外,令郎眉分八彩,
目若朗星,此乃大贵之相。"青年道人——如今的袁天罡指着桌上卦象道,"不出二十年,
必成一代宗师。"李澄惊喜交加:"袁道长果然神算!犬子淳风自幼聪慧,尤喜天文历算。
不知..."袁天罡掐指一算,忽然眉头微皱:"令郎与贫道...似有一段师徒缘分。
不过..."他话未说完,忽听远处传来急促马蹄声。一队官兵疾驰而至,
为首者高声道:"哪位是袁天罡道长?秦王有请!"卦摊周围顿时一片哗然。
李澄连忙拱手:"原来是秦王座上宾,失敬失敬!"袁天罡淡然一笑:"机缘已至,
贫道去也。"......长安城,秦王府。李世民正在书房踱步。
这位年仅二十四岁的皇子剑眉星目,气度不凡,但眉宇间却隐含忧色。"殿下,袁道长到了。
"侍卫通报道。"快请!"袁天罡飘然而入,向李世民行道家礼:"贫道参见秦王。
"李世民亲自扶起:"久闻道长精通相术,能断人前程。今日冒昧相邀,还望不吝赐教。
"袁天罡抬眼细观李世民面相,忽然神色大变,后退三步,长揖到地:"殿下恕罪!
贫道不敢妄言。"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:"但说无妨。
"袁天罡深吸一口气:"殿下额有伏犀骨,直贯头顶,此乃帝王之相。且山根丰隆,
目含日月,主大业可成。只是..."他犹豫片刻,"三年之内,恐有血光之灾。
"李世民神色陡变,挥手屏退左右:"道长何出此言?"袁天罡取出一卷竹简,
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卦象:"昨夜贫道观天象,见紫微星明暗不定,而天市垣中杀气弥漫。
按卦象所示,明年六月,长安城将有大变。"李世民手指轻叩案几,忽然笑道:"道长可知,
此言若传出去,便是杀头之罪?""贫道只言天机,不问生死。"袁天罡不卑不亢。
李世民凝视他良久,忽然大笑:"好一个'只言天机'!来人,赏黄金百两!
"......一个月后,太子东宫。李建成将酒杯重重砸在地上:"好个袁天罡!
竟敢妖言惑众!"谋士魏征低声道:"太子息怒。此人既能预言天机,
不如收为己用...""收服?"李建成冷笑,"这等术士,留之何益?传我令,
就说他散布谣言,扰乱民心,即刻拿下!"当夜,袁天罡正在客栈研读《易经》,
忽听窗外风声骤急。他掐指一算,叹道:"劫数难逃啊。"房门被猛地踢开,
一队禁军冲入:"奉太子令,擒拿妖道袁天罡!"袁天罡不慌不忙,将最后一卦画完,
才起身道:"请容贫道带上罗盘。"禁军统领冷笑:"死到临头还装神弄鬼!带走!
"......大理寺天牢,阴冷潮湿。袁天罡盘坐在草席上,闭目调息。忽然,牢门开启,
一名年轻官员走了进来。"在下李淳风,奉秦王之命来看望道长。"年轻人声音清朗。
袁天罡睁眼,只见来人二十出头,眉清目秀,正是当年益州李澄之子。
他微微一笑:"原来是你。当年卦象果然应验了。
"李淳风恭敬行礼:"家父常提起道长恩德。如今道长蒙冤,秦王殿下十分关切。
"袁天罡摇头:"此乃天数。秦王自身尚且难保,不必为贫道费心。
"李淳风压低声音:"道长可有脱身之法?"袁天罡取出三枚铜钱,
在掌心排开:"你且看此卦。"李淳风细看之下,大惊失色:"'泽火革'卦!
难道...""不错。"袁天罡目光深邃,"大唐江山将有大变。
而你我将共同撰写一部预言,流传千年。"牢外忽然传来脚步声。
李淳风急忙起身:"有人来了,道长保重!"袁天罡淡然一笑,仰望牢房小窗外的星空。
紫微星正被一团黑云笼罩,而西北方,一颗血色星辰光芒大盛。
"天机不可泄露..."他喃喃自语,"但天命,真的不可违吗?
"---1 狱中观星大理寺天牢的夜晚格外漫长。袁天罡盘坐在潮湿的草席上,双目微闭。
牢房小窗外,一弯残月挂在长安城头,星光黯淡。他左手掐子午诀,
右手在地上画出九宫八卦图,指尖划过之处,竟隐隐有青光流转。"乾三连,
坤六断..."他低声念着卦诀,忽然眉头一皱,"紫微晦暗,七杀入宫,大凶之兆。
"牢门外传来铁链声响。袁天罡迅速抹去地上图案,恢复打坐姿态。"袁道长,别来无恙?
"袁天罡睁眼,见李淳风手提食盒站在牢门外,身后跟着两名狱卒。月光下,
这位年轻官员的面容格外清晰——天庭饱满,地阁方圆,尤其一双眼睛清亮如泉,
确是百年难遇的奇才面相。"李大人深夜造访,不怕惹祸上身?"袁天罡淡淡道。
李淳风示意狱卒打开牢门:"下官奉太史局之命,来向道长请教星象。"他放下食盒,
取出一卷星图,"昨夜天市垣有异动,太史局众博士皆不能解。"袁天罡扫了一眼星图,
忽然目光一凝:"天机星移位,犯紫微垣...这是兵戈之象。"他抬头直视李淳风,
"秦王近日可好?"李淳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:"道长如何知道...""六月丙戌,
太白经天。"袁天罡掐指一算,"若贫道所料不差,三日后长安城将有大变。
"李淳风神色骤变,压低声音:"道长慎言!
此话若传出去..."袁天罡忽然抓住李淳风手腕:"你右掌心有'天'字纹,
左掌心有'罡'字纹,此乃天定缘分。今日贫道传你一句口诀,
务必转告秦王——'玄武门北,辰时动兵'。"李淳风还想追问,
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一名侍卫匆匆跑来:"李大人,太子急召!"袁天罡松开手,
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淳风一眼:"记住,天意可测,人命难违。"待李淳风离去,
袁天罡从袖中取出三枚特制铜钱——这是他师父玄真子留下的"天机钱",据说能测鬼神。
他将铜钱抛在地上,组成一个奇特卦象。"坎上离下,
水火未济..."袁天罡脸色变得凝重,"果然要血流成河了。
"2 玄武定策武德九年六月初三,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长安城。袁天罡猛然从梦中惊醒。
牢房外风雨大作,雷声轰鸣。他扑到小窗前,只见东北方天际红光隐现,
紫微星周围黑气缭绕。"天发杀机,移星易宿!"袁天罡失声叫道。就在此时,
牢门被猛地踢开。一队黑衣武士冲了进来,为首的摘下蒙面巾,竟是李世民!"道长神算,
世民特来相救!"袁天罡不惊反笑:"秦王何必亲自涉险?贫道早算定今日寅时必有贵人至。
"李世民眼中精光闪烁:"道长前日传话,说'玄武门北,辰时动兵'。但太子已有所察觉,
计划必须提前!"袁天罡取出一张黄符,
咬破手指在上面画下奇异符文:"此乃'六丁六甲护身符',秦王佩于胸前,可避刀兵。
"李世民郑重接过,忽然单膝跪地:"若大事得成,必拜道长为国师!
"袁天罡扶起他:"速去!太白星已过中天,时机稍纵即逝!"待李世民离去,
袁天罡盘坐调息,忽然喷出一口鲜血。他苦笑道:"逆天改命,
果然要遭反噬..."窗外雷声更急,隐约传来远处的喊杀声。3 贞观国师贞观元年春,
长安城万象更新。太极殿上,新登基的李世民正在大封功臣。当念到"袁天罡"三字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