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个暑期的夜晚,空气里粘稠的热气还没散尽,我们几个超市兼职的年轻人,
连同几位年长些的同事,挤在街边油腻腻的大排档塑料凳上。廉价灯泡的光晕下,
烤串的油烟和啤酒的麦芽气息混合在一起,是独属于夏夜打工人的烟火气。
话题漫无边际地飘着,抱怨着白天的顾客,吐槽着领班的刻薄。其中一位三十多岁的张姐,
平日里总是带着点疲惫的沉默,此刻几杯啤酒下肚,话匣子也开了些。
她晃着手里半空的啤酒瓶,眼神有些飘忽,
声音不高却清晰地落进我们耳朵里:“……有时候啊,心里憋得慌,
又不想发朋友圈让熟人看见。我就下了个Soul,”她顿了顿,
像是确认我们是否知道这个软件,“心情不好的时候,就在那上面随便找人聊聊,
说点啥都行。”“Soul”?这个词像颗小石子,
“噗通”一声砸进我当时那个被校园围墙圈得方正、自认正经古板的认知池塘里。
在我的刻板印象里,这类软件几乎等同于成年人隐秘的“游戏场”,
带着某种不可言说的暧昧色彩。震惊和一种近乎道德上的不认同感瞬间攫住了我,
让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、带着明显夸张的惊诧脱口而出:“你下载了Soul?!
”声音之大,语气之突兀,让原本喧嚣的桌面瞬间安静了几秒。空气仿佛凝固了,
旁边的同事小陈夹到一半的花生米悬在半空,另一个同事李哥尴尬地清了清嗓子,
眼神在我和张姐之间逡巡。我能感觉到自己脸颊有点发烫,意识到自己的反应过于激烈了。
然而,处在视线焦点的张姐却只是微微一怔,随即毫不在意地嗤笑了一声。她没有看我,
目光落在远处模糊的街灯上,仿佛那声惊呼只是拂过耳边的风。她抬手,
对着瓶口猛灌了一大口啤酒,喉头滚动,吞咽下去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粗粝的坦然。
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,她抬手随意抹了下嘴角的泡沫,才转回头,
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天天气:“这有什么?” 她的眼神坦荡,甚至带着点自嘲的意味,
“心里堵得慌,总得找个口子倒一倒。朋友圈?全是熟人,鸡毛蒜皮发多了惹人烦,
真难受了更不能发,怕人笑话,也怕家里人担心。Soul上谁也不认识谁,挺好,
把那些压得人喘不过气的负能量,一股脑儿倒进去,说完拉倒,一身轻。
”她的话语像剥开了一层坚硬的外壳,露出内里真实而脆弱的疲惫。
我怔怔地看着她脸上被生活刻下的淡淡倦容,听着她平淡却沉重的理由,
之前那份自以为是的评判瞬间土崩瓦解,
只剩下一种迟来的、混合着羞愧和理解的复杂情绪涌上来。我默默地点了点头,不再言语。
是啊,张姐的日子,我们都看在眼里——丈夫常年在外,家里老人孩子全靠她撑着,
而且她婆婆是抑郁症,超市的工作又累人,那“不太幸福”的婚姻,
像一层挥之不去的阴翳笼罩着她。对她而言,那个被我轻率贴上标签的软件,
或许真的只是一个能让她在生活的重压下,短暂喘息、无声呐喊的树洞而已。
夏夜的嘈杂声浪重新包裹了我们,而我心头那份年轻的、非黑即白的“正经”,
在那晚的烟火气与啤酒泡沫中,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。1.时光倏忽,转眼两年多过去。
我的人生轨迹如同预设好的轨道般平稳滑行:顺利从大学毕业,紧接着成功考入了编制。
这份稳定让父母欣慰不已,亲戚们提起我,
也总是带着赞许的口吻——那个“懂事”、“听话”、“乖巧”,从大学起就心无旁骛,
只知埋头学习、全力备考,连恋爱都没时间谈的“别人家孩子”。然而,真正踏入工作岗位,
那层笼罩在“乖巧”与“稳定”上的柔光滤镜便悄然褪去。
工作的重负远非读书时可比——计划外的加班成为常态,
处理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更是耗费心神,那些无形的压力像细密的藤蔓,悄悄缠绕上来。
有时,实在觉得疲惫不堪,便随手在朋友圈发一句:“加班好累。”这简短的几个字,
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瞬间在家人的心湖里激起剧烈的涟漪。几乎是立刻,
手机就开始持续震动。父母、亲戚、表姐····的电话、微信消息接踵而至,
带着急切和担忧:“怎么又加班这么晚?”“吃饭了吗?别饿着!”“是不是工作太累了?
要不跟领导说说?”“注意身体啊,不行就休息!”……屏幕上的文字带着滚烫的关心,
字字句句都是沉甸甸的爱。我知道,他们是在担心我,心疼我,用他们的方式保护我。
这份情意,我珍视也感激。可是啊……在某个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,
只想放空大脑、让世界安静下来的时刻,面对这汹涌而来的关切,
心底却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。我渴望一点不被注视的缝隙,
一点无人问津的自由。就一会儿,让我像角落里的尘埃一样,不被看见,不被询问,
只是静静地待着,恢复被耗尽的能量。正是在这种被浓烈爱意包裹得几乎窒息的瞬间,
记忆深处那个闷热的夏夜大排档场景,连同张姐那毫不在意灌下一大口啤酒的姿态,
会异常清晰地浮现出来。她的话语仿佛带着啤酒花的微苦气息,
再次飘过耳边:“Soul上谁也不认识谁,挺好,把那些压得人喘不过气的负能量,
一股脑儿倒进去,说完拉倒,一身轻。”这个念头像暗夜里悄然亮起的一点微光,
带着一丝隐秘的诱惑。
心底有个小小的声音在试探:只要我自己守住底线……是不是……也可以去注册一个试试?
就在那个没人认识我的角落,发一点无关紧要的牢骚?吐一口憋在胸口的浊气?它无关暧昧,
无关游戏。此刻渴望的,
仅仅是一个能容下片刻喘息、无需解释、也无需回应任何担忧的——树洞。
2.在心底反复权衡、拉扯了好几天之后,我终于还是点开了应用商店的下载按钮。
Soul 那个小小的图标,静静地躺在了我的手机屏幕上。注册过程很简单,
但到了起名字的环节,我停顿了很久。指尖悬在输入框上方,最后,
像是给自己筑起一道无形的篱笆,我敲下了四个字:“大义凛然”。嗯,这个名字够生硬,
够正气,甚至有点拒人千里的意味。我暗自思忖,带着点笨拙的狡黠,
这样总该能吓退大部分想闲聊的人了吧?我的目的很明确:这里不是用来交友的。
我只是需要一个绝对陌生、绝对安全的角落,
可以容纳那些在现实里无法宣之于口的疲惫、迷茫、甚至无伤大雅的抱怨的——精神垃圾桶。
我不需要回应,更疏于应付你来我往的社交寒暄。注册完毕,
看着那个一本正经的头像和名字,我竟感到一丝奇异的轻松,
仿佛真的戴上了一副无人识得的面具。然而,现实总比想象更微妙。
即使顶着“大义凛然”的招牌,信息提示音还是偶尔会响起。点开一看,
倒也不全是预想中的喧嚣。有那么几个头像清爽、谈吐也得体的人发来了问候。
聊天的内容出奇地“正常”:吐槽各自工作的烦琐,分享周末爬山的见闻,
或者聊聊彼此城市的不同风景。这种边界清晰、不涉隐私的交流,像偶尔吹过的一阵清风,
倒也不让人讨厌。我保持着礼貌的距离,回应几句,也仅限于此。当然,阳光之下必有阴影。
更多的时候,信息框里跳出的是一些令人皱眉的字眼——轻浮的试探,露骨的暗示,
或是带着明显目的性的搭讪。这些信息像角落里突然爬出的虫子,带着令人不适的黏腻感。
手指划过屏幕,我的动作没有丝毫犹豫——直接删除,甚至懒得点开细看。
内心升腾起的并非愤怒,而是一种混合着厌烦和鄙夷的平静。
这些言语在我眼中显得格外low,不仅触碰了我的底线,更引不起我半分兴趣。
它们的存在,反而更让我确信自己最初的想法:这里于我,只是一个单向输出的树洞,
而非寻求任何形式互动的场所。那些不合时宜的噪音,删除便是最干净利落的回应。
我的“大义凛然”领地,只允许纯粹的宣泄,容不下半点乌烟瘴气。后面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