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明白有人是在刻意追求失败吗?因为成功让人害怕,躲在狭窄幽微的隙缝里,
才感到安全。这样不会被其他人察觉,像个透明人那般,就不会被成百只眼睛注视,
我不习惯别人投射来的眼神。”这是整个高中三年,最让姜赢难忘的一段话。
一 脚伤避跑一连着好几个课间操时间没去跑操,周馨元想起她昨天跑操时崴到脚,
现已高高肿起的右脚踝部关节,她拉拽校服裤脚查看伤口情况,牵动到受伤部位,
于是感受到跳跃的一丝丝痛感,伴随疼痛其实也有一丝窃喜,多亏了受伤让她免于跑步,
她托腮望向操场,各个班级的同学有序地集合成方阵,呼哧呼哧地跑着。
她在座位上摆弄着单词的小卡片,努力忽略操场上的进行曲,试图静下心盯着单词,
想让它们一个个被牢牢焊死在脑海中。“嗒咔——”一声清脆的响指声在面前响起,
“在偷懒,不去跑步?”被声音吓了一跳,周馨元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,
看着眼前坏笑的姜赢道:“我是脚受伤了跑不了,不是偷懒。”这天负责在课间值日的姜赢,
左手还拿着扫把,身体倚着课桌,歪头观察了周馨元两秒。笑着说:“你长高了,
我记得小学你应该是咱们班倒数第二矮的,到了高中,不再是矮冬瓜了,可喜可贺。
”周馨元沉默,尽管进入高中的第一天,她就认出了小学同学姜赢和她分在同一个班,
但过去了一个月,她才和他讲了第一句话,因为她早就下定了决心,高中不打算交朋友,
只专心学习,何况是他。因为他不算朋友,算敌人。
二 初识敌意从农村小学转学到市第一实验小学的第一天,
周馨元就觉得自己和新同学磁场严重不合,那天正好赶上运动会,
她看着操场是不熟悉的塑胶跑道,一切都很新奇,在跑道的外围,
各年级的各个班级支起一个个颜色各异的遮光棚,
棚子边的支柱上挂着一团团卡通图案的氢气球,
棚里面叽叽喳喳的同学挤在一起分享零食和汽水,班主任肖老师戴着米色宽帽檐的遮阳帽,
长卷发披肩,墨镜架在帽子上,皮肤白皙,看到周馨元之后眼睛一亮,
随后便热情地把她抓过来,扭头对另一个女孩说:“来,陆思佳你过来,你们两个跑一下,
我看她能不能上。”说罢,一个短发齐刘海身形纤长的女孩应声跑来,
周馨元莫名就被安排和她比试谁跑得快,肖老师趁此时跑道上没人,
就让两个女孩比赛短距离跑,大概10米左右的距离。“来,我说321,跑!”不知怎么,
刚刚还发懵的周馨元听到命令后,条件反射般像箭似地冲出去,
一眨眼就跑到了老师定的终点。肖老师在终点露出了欣慰的笑,给周馨元短促地鼓了鼓掌,
然后俯身跟她说接力赛正好缺一个人,由于她刚才的表现,比种子选手陆思佳跑得还快,
所以安排她跑最后一棒。9岁,皮肤晒成小麦色,喜欢扎着一个小辫子的周馨元,
在乡下时就像个假小子,最擅长和小伙伴们跑来跑去。她喜欢在乡间小路和朋友们赛跑,
喜欢在获胜时兴奋欢呼,在进入第一实验小学前,她以为自己是擅长跑步的。
有时候周馨元会在高中早读放空时想到小学班主任肖老师,她遇见肖老师前,
没见过有人能盘出那么优雅的发髻,她会许多种复杂的发型,都是周馨元从未见过的,
现在想来也觉得很精巧。也许在成年人的世界,已经习得各种规则的大人,
理所当然认为很多既定的事实不需要解释,就像1+1=2一样,
如此的自然、合情合理、不言自明,更无需赘述。
就像肖老师没有跟她——一个三年级9岁的农村孩子,解释接力赛的规则,当然,
也包括在传递过程中,需要接住接力棒。一场令她毕生难忘的比赛开始了,
4×100米的接力赛,周馨元被安排在最后一棒,
欢呼声和嘈杂的环境音让她不由得紧张起来,加油助威鼓的鼓点节奏清晰、短促明快,
耳边响起班级同学的加油声,快了,快了,她看见陆思佳挥动双臂向着她跑过来,
心跳越来越大声,呼吸越来越急促,陆思佳跑到距离她不到一米距离,伸来直直的手臂,
握着接力棒的手急切地塞给她,她只觉天旋地转,快、快、快,周围的人跺着脚、叫喊着,
然后在一切人事物都急匆匆的空间里,她突然忘了要干嘛,
连接力棒从她手中滑落也没意识到,紧接着有人抓住她的上衣袖口,把接力棒强塞进她手里,
推她的背,叫喊着“快跑!快跑!”,于是周馨元跑了起来,眼泪不知什么时候夺眶而出,
短短的100米她失控地大哭着跑完,不出所料,拿了个倒数第一。
从跑道终点走回班级的位置,没有人安慰,班级里的人只是沉默,很有默契的沉默,
这沉默不知过了多久,也许一直持续到陆思佳跑了400米女子组第一名,这期间,
同学们、肖老师和隔壁班老师站起来齐声喊加油,陆思佳夺冠后,肖老师跳起来欢呼,
然后去终点跑到她身边递水,还给她按摩肩膀,伴随着欢声笑语她们回到班级,
在胜利的良好氛围下,同学们站起来为陆思佳鼓掌。不知不觉,运动会即将结束,
太阳也即将落山,肖老师摘下帽子,和旁边班的老师并排贴在一起说悄悄话,“那个接力跑,
哎,我发誓以后也再也不会让她跑了,谁知道她这样。”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,
每一个字都被刚好走到附近的周馨元听到了,清晰入耳,震颤心灵。
陆思佳是隔壁班主任的女儿,周馨元是后来才知道的,即使没有这层关系,
陆思佳也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,至少肖老师总是对她笑,在课上提问、课间交谈,
肖老师都不吝惜对着她微笑。而周馨元最喜欢放学的那一刻,在人头攒头的校门口,
当她藏在同学堆里跟着同学们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说出“老师再见”那句话,
她会分到一个肖老师给全班同学的点头微笑和一句“好的,再见”,当做给自己的回应,
这时她会感到胸口被什么填满了,变得满足。陆思佳和姜赢什么时候变成周馨元的敌人的呢,
也许说是“敌人”不太准确,更准确地说是朋友的对立面或者反义词。在六年级的某天,
陆思佳带来一本小记事本,面露狡黠的笑容,据传她在收集全班人的签名,
周馨元看到陆思佳会在课间一个一个找同学聊天,展示她的笔记本,
周馨元其实在心里默默期待她会来找自己,还会想象那本笔记本上到底是什么内容。
直到那天,周馨元才知道笔记本上的内容,下午的自习课上,班主任神情严肃,
发了很大的火,叫陆思佳在讲台上罚站,并要求她向周馨元道歉。
笔记本的内页赫然写着——“我也讨厌周馨元:”然后底下是一个一个同学的签名,
有蓝色墨水、黑色墨水、绿色墨水......笔迹各异。
周馨元只看了一眼便觉得这一排排名字像小山一样快把她压倒了,肖老师发了很大的火,
陆思佳慌了,她垂下头在全班人面前道歉,还对她说以后可以做好朋友。
周馨元当然接受了她的道歉,因为她不知道除了接受,还有别的选择吗?
于是小学六年级的周馨元就知道了,讨厌她的人名字列出来,能排的下一张A5纸。
其中最显眼的,是一个“赢”字,这是周馨元此生学的第一个上中下结构的字,
令她印象深刻,如此复杂结构、笔画繁多的字,小学时大家通常驾驭不好,
于是这字写出来比其他的字膨胀了一大圈,才如此醒目,周馨元目光扫到那张纸,
姜赢的名字一眼就被她看到。“原来,你也讨厌我。”周馨元在心里默念,
带着心理上挥之不去的余震和一丝诧异。
三 成绩风波升入高一的周馨元第一次月考成绩全班第一,她自己也很惊讶,
也有些欣慰,这个成绩离不开她自开学后就像鸵鸟一样埋头学习,
只不过以前习惯了做中等生,突然变成第一名,她觉得有点怪怪的。从小透明变成香饽饽,
她的体验渐渐发生了变化,
比如物理老师会点她名字和她对作业答案、语文老师会在提问后向她投来期待的目光,
希望她举手回答问题,但她似乎没习惯这种变化,如果继续做透明人就好了,
她宁愿成绩不好,她意识到自己的念头后吓了一跳,为了有好的成绩,
她牺牲了所有的时间在学习上,没有朋友、不参加活动,只是安静地在座位钻研学习,
终于取得了良好的进展,这会儿,她又暗暗希望自己的成绩不要那么好。人,真的好矛盾。
当第一名被安排坐在第一排,她也不太习惯。不习惯到如果在上课的时候,
她的笔或纸掉在地上,她怕弯腰捡笔——仅仅是那样一个小幅度的动作,由静止变为动态,
身后的人捕捉到物体在移动,那么目光就会聚焦在她身上,也许也是一种默认,她是猎物,
而其他人是猎手,她如果在安静的课堂移动了一下,被猎手捕捉到,
他们的目光像是能发射出激光,顷刻间就可以击碎她。她只能僵直着一动不动,
或者一只手托腮,无论哪种姿态,保持住都耗费了她极大的精力,老师把她安排在第一排,
反而让她没办法集中听课。根据成绩重新分座位之后,她的新后桌姜赢经常帮她捡笔,
他无法想象,有人可以那么淡定,淡定到桌面掉了什么东西似乎都和她无关,
一切事和人对她而言都无所谓也不在乎。每次他帮她捡东西,从背后戳戳她的肩膀,
她会快速转身,低头不抬眼地轻声说谢谢。
还有作为物理课代表收她的作业时候偶尔短暂的交流。这段时间,除了这种必要的交互过程,
她从来不主动发起对话。“听说她是你小学同学,我没看出来,你们看起来可不熟。
”姜赢的同桌对他说。姜赢只苦笑“是啊。”她和记忆中不同了,长高了,变白了许多,
就是看不到她咧嘴笑的样子了,不光是见不到她笑的样子,话也变得很少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