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裁员风暴裁员通知"啪"地拍在桌上,陈芳盯着红通通的公章,指甲几乎掐进肉里。
28楼的大窗户映出她煞白的脸,楼下马路上车来车往热闹得很,可她觉得天都塌下来了。
三天前她还穿着笔挺的西装,在会议室里自信地讲方案;现在工牌被收走,
工位上只剩半杯凉透的咖啡,还有女儿画的全家福,蜡笔小人笑得那么甜。同一时间,
丈夫李强正在区档案局的小格子间里忙得晕头转向。老旧的空调"嗡嗡"响,
他扶了扶下滑的眼镜,电脑屏幕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档案编号。手机突然震动,
妻子发来消息:"爸下周透析费还差两千,
房贷也快到期了..."对话框上面还附了张照片——女儿举着满分试卷,
缺了颗门牙笑得灿烂,奖状边都被书包磨毛了;儿子则抱着足球奖杯,晒黑的脸上沾着草屑,
T恤领口还挂着未擦净的汗水。"35岁,已婚已育,就业市场本就不友好。
"猎头这句话像根冰针,直直扎进陈芳心里。她投出去的简历就像扔进大海的石头,
一点回音都没有。深夜刷招聘网站,到处写着"年龄限30岁以下",她窝在沙发里,
听着丈夫在隔壁房间压抑的叹气声。
房贷、女儿的钢琴课、儿子的足球训练费、父亲的高血压糖尿病药费,像涨潮的海水,
眼看着就要把全家淹没。以前随手买的名牌口红落满灰,现在连买支几块钱的护手霜,
都要在超市货架前犹豫半天。李强每天都靠浓茶撑着,在档案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。
科长拍着他肩膀说"年轻人多担待"时,他正盯着手机银行短信,上个月房贷扣完,
账户里只剩个位数。窗外的梧桐树叶沙沙响,打印机"咔咔"吐纸的声音,
和晚上跑网约车时导航的机械女声,渐渐在他脑子里混在了一起。
抽屉最底下压着父亲的住院缴费单,纸边都被他摸得起了毛,每次打开都像在揭自己的伤疤。
2 菜市重生那天凌晨,陈芳在批发市场门口转了四十分钟。
腥臭味混着蔬菜的青涩味往鼻子里钻,穿胶鞋的菜贩子推着满车货物匆匆路过。
她捏着皱巴巴的采购单,突然想起上周带儿女逛商场,女儿盯着橱窗里的公主裙挪不开眼,
儿子却在运动品牌店流连忘返,最后两人都懂事地说:"妈妈,我们明年再买新衣服。
"想到这儿,她咬咬牙,伸手敲响了批发商的卷帘门:"老板,这西红柿批发价咋算?
"李强比她起得更早,天没亮就爬起来熬小米粥。蒸汽模糊了眼镜,
他把保温桶塞进妻子包里,又往自己口袋揣了俩冷馒头。出门前对着镜子系领带,
看见餐桌上父亲的降压药,药盒上妻子用便利贴写的"早二晚一",
字迹都被水洇开了;旁边还放着儿子准备带去训练的水壶,和女儿装好画具的帆布包。
陈芳第一次摆摊那天,遮阳棚支到一半突然卡住。她急得满脸通红,
周围摊主的目光像小针扎在背上。好不容易挤出句"新鲜的西红柿",声音却小得像蚊子叫。
穿碎花衫的大妈瞟了眼摊位,撇着嘴说:"现在的白领,吃不了苦就来摆烂。
"这句话像块大石头砸在心上,她蹲下来假装整理菜筐,眼泪"吧嗒吧嗒"掉进泥土里。
傍晚,李强换下事业单位的制服,掏出藏在包里的网约车马甲。
方向盘上还沾着上午整理档案时的油墨,这会儿又混进了夜市摊的油烟味。
后排乘客不停地催:"师傅开快点,要迟到了!"他盯着导航上大片的红色拥堵路段,
手机震动,妻子发来消息:"今天卖了87块,够爸三天的药钱。"暴雨来得毫无预兆。
陈芳正冒雨收拾被淋透的蔬菜,突然听见清脆的声音:"阿姨,我要两个西红柿!
"抬头看见小女孩举着歪歪扭扭的雨伞,旁边妈妈笑着说:"孩子非要来帮帮辛苦的人。
"雨水混着泪水糊住眼睛,她赶紧挑了两个最大最红的西红柿,又偷偷多塞了根黄瓜。
晚上回家,女儿抱着西红柿当宝贝:"妈妈,你卖的菜会发光!
"儿子则主动接过湿透的菜筐,说要帮爸爸去地下室晾菜。同一时间,
李强在高架桥上艰难开车。暴雨砸得挡风玻璃都看不清路,手机不停弹出订单取消提示。
他绕路去医院看父亲,隔着窗户看见老人虚弱地躺在病床上,护士正在换药。后视镜里,
他发现自己眼眶通红。3 骗局惊魂早市的日子一天天重复。
陈芳在批发市场和菜贩讨价还价时,手指被冻得通红;李强在档案室整理文件,
抽空回复妻子拍来的蔬菜照片。陈芳在早市被顾客挑三拣四时,李强正听着后排乘客抱怨,
心里默默算着这单能买几盒药。直到有一天,两个穿得光鲜的人来到摊位前,
说要饭店长期合作。陈芳激动得手都在抖,稀里糊涂签了手写合同。
第二天拉着两倍的货去送货,才发现电话打不通,地址是片荒地。看着烂在三轮车上的蔬菜,
她蹲在路边嚎啕大哭。旁边卖豆腐的大爷叹气:"姑娘,早市水太深,这种骗定金的太多了。
"这边陈芳在哭,那边李强正在医院缴费处排队。数着跑网约车赚的钱,发现还差三百。
接到妻子消息后,他立刻开车回家,后备箱里的新鲜蔬菜,是给父亲炖汤的,
也是想给妻子一点安慰。城管来的时候,陈芳正在称菜。远远瞥见蓝色制服,
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。她手忙脚乱塞零钱,西红柿滚得满地都是。蹲下去捡时,
膝盖重重磕在石板路上,硬币顺着水沟漂走。卖豆腐的大姐喊:"别管了!
"她咬着牙抓了几个沾泥的西红柿,推着车冲进小巷,汗水和泪水一起砸在车把手上。
八点半收摊,陈芳数着沾着菜汁的零钱。筐底几根蔫黄瓜舍不得扔,仔细包好晚上做凉菜。
起身时后腰一阵剧痛,她扶着腰看向空荡荡的早市,远处高楼的玻璃幕墙闪着光,
恍惚间又看见三个月前穿着职业装的自己。到了中午,陈芳在工地旁卖凉皮。刚支好摊,
斜对面老店老板娘就阴阳怪气:"大学生来抢生意啦?细皮嫩肉的吃得消这苦?
"陈芳没搭话,低头切凉皮。突然人群里传来哄笑,老板娘举着手机:"快看!
有人往凉皮里加洗衣粉!"照片角度正好对着调料罐,几个工人围过来满脸怀疑。
"不是这样的!"陈芳急得眼眶通红,想解释却被人潮挤得站不稳。
老板娘叉着腰大喊:"为了抢生意什么都做得出来!"有人喊着要报警,
陈芳只觉得天旋地转,后腰的旧伤突然发作。关键时刻,
戴黄安全帽的王大哥挤进人群:"我天天在这儿吃,妹子的凉皮干净得很!"说着抢过手机,
"这照片连日期都没有,糊弄谁呢?"几个老顾客也帮腔,老板娘这才骂骂咧咧地走了。
高峰期一下子涌来二十多个工人,安全帽蹭得遮阳棚"吱啦"响。"来碗凉面!
""打包三份!"陈芳手忙脚乱,调料瓶差点打翻。汗水流进眼睛也顾不上擦,
后腰疼得像针扎。王大哥递过饭盒:"小妹,面筋再添两勺?"她刚笑着答应,
手腕突然抽筋,差点抓不住漏勺。这时身后"哗啦"一声,小孩撞翻了醋壶,
刺鼻酸味混着沥青味,呛得她眼眶发红。4 夜骑双星十二点半卖完最后一份凉皮,
陈芳嗓子哑得说不出话。发现盆底剩的半袋面筋,
像捡到宝贝似的收起来——晚上给儿女煮面能加个菜。三轮车发动时,工地响起哨声,
她望着重新忙碌的工人,想起以前在写字楼吹着空调吃外卖的日子。凉皮摊收摊后,
陈芳注册了外卖骑手。傍晚,她和李强各自骑着车冲进晚高峰。
陈芳怀里的保温箱撞得肚子疼,李强听着后排乘客的催促心烦意乱。暴雨突然倾盆而下,
陈芳的外卖汤洒了,被顾客差评;李强在雨中看不清路,订单接连取消。路过小区时,
他看见自家阳台亮着灯,女儿搬着小板凳守在窗前,儿子则趴在玻璃上张望。深夜十一点,
陈芳在便利店啃冷面包,手机收到女儿的语音:"妈妈,我把奖状贴你床头啦!
"她看着最后一单地址是高档小区,坐电梯时,镜子里自己沾满油渍的工装,
和西装革履的住户格格不入。送完餐,小女孩突然塞给她一颗草莓:"姐姐辛苦啦!
"那甜味让她想起女儿说西红柿会发光的那个雨夜。凌晨两点,
陈芳数着32单赚的248块,刚好够女儿下月钢琴课学费和儿子的足球护具钱。
她推着车往家走,口袋里的草莓早压烂了,红色汁液在裤子上晕开。
远处菜市场的霓虹灯还亮着,她知道再过两小时,又会响起讨价还价的声音。另一边,
李强停好车,在便利店买了速冻水饺。推开门,女儿蜷在沙发上睡着,
手里还攥着给他们留的绿豆汤;儿子歪在椅子上,怀里抱着足球,作业本上画满了战术草图。
他把跑车赚的钱放进存钱罐,罐子上贴着儿女画的画:"给爷爷奶奶看病,
给爸爸妈妈买新衣服",
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儿子的愿望"要一个真球门"和女儿的"想要水彩颜料"。周末下午,
陈芳在学校小巷卖菜,女儿举着"三好学生"奖状飞奔过来:"妈妈!老师夸我作文写得好!
"与此同时,儿子抱着足球奖杯冲过来:"妈!我们球队赢了!"这时,
李强提着糖醋排骨进了家门。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,电视里重播着女儿在学校表演的录像,
又切换到儿子比赛时的精彩射门片段。台灯下,陈芳摸到丈夫掌心的茧子,
李强发现碗底妻子留的排骨,儿女则争抢着给父母夹菜。窗外月光洒进来,
照着女儿新画的全家福——画里四个人都长着翅膀,在彩虹上快乐地飞,儿子脚下踩着足球,
女儿手中握着画笔。那些流不完的眼泪、熬不完的夜,终于都变成了守护家人的力量。
陈芳轻轻摩挲着丈夫布满茧子的掌心,那些粗糙的纹路里藏着风里来雨里去的疲惫,